8-羥基喹啉基離子液體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吸收性能研究
發表時間:2025-11-268-羥基喹啉基離子液體(8-HQ-ILs)作為一類功能化離子液體,通過在陽離子或陰離子結構中引入8-羥基喹啉(8-HQ)官能團(含 N、O 雜原子及芳香環),賦予其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的特異性吸附能力。VOCs作為工業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(如苯系物、醇類、酯類、鹵代烴等),其高效脫除是環保領域的核心需求。8-HQ-ILs憑借“多重作用機制協同+結構可設計性”,在VOCs吸收中展現出高容量、高選擇性、低揮發性等優勢,其吸收性能與VOCs的分子結構、理化性質及離子液體的功能化修飾密切相關,具體解析如下:
一、8-羥基喹啉基離子液體的結構特征與吸附機制
8-HQ-ILs的吸收性能源于其獨特的分子結構與VOCs分子間的多重相互作用,核心機制圍繞功能化官能團與VOCs的特異性結合展開:
1. 結構特征:功能化官能團的靶向設計
8-HQ-ILs的結構設計核心是將8-羥基喹啉的雜環結構(含吡啶N、酚羥基O)引入離子液體的陽離子(如咪唑鎓、吡啶鎓、季銨鹽)或陰離子(如羧酸根、磺酸根)中,形成“離子液體骨架+8-羥基喹啉功能位點”的復合結構:
陽離子功能化:如1-丁基-3-(8-羥基喹啉基)咪唑鎓鹽,8-羥基喹啉通過亞甲基、酰胺鍵等連接臂與咪唑陽離子結合,保留8-羥基喹啉的N、O活性位點及芳香環結構;
陰離子功能化:如8-羥基喹啉-5-磺酸根與季銨鹽陽離子(如四丁基氯化銨)形成的離子液體,陰離子中的8-羥基喹啉結構直接參與VOCs吸附;
結構優勢:8-羥基喹啉的吡啶N與酚羥基O可形成氫鍵供體/受體位點,芳香環可通過π-π堆積作用結合芳香族VOCs,離子液體的離子對結構則通過靜電作用增強與極性VOCs的相互作用,多重位點協同賦予其廣譜且高效的吸附能力。
2. 吸附機制:多重相互作用協同強化
8-HQ-ILs對VOCs的吸收并非單一作用,而是通過氫鍵作用、π-π堆積、靜電作用、疏水作用等多重機制協同實現,具體因VOCs類型而異:
氫鍵作用:8-羥基喹啉結構中的酚羥基(-OH)可作為氫鍵供體,與VOCs分子中的電負性原子(如醇類的-OH、酯類的C=O、鹵代烴的 Cl)形成氫鍵;同時,吡啶N可作為氫鍵受體,與VOCs中的氫鍵供體(如苯甲醇的-OH、甲醛的 C-H)結合,這一機制對極性VOCs(如甲醇、乙酸乙酯、氯仿)的吸附貢獻顯著,是提升吸附容量的核心;
π-π堆積作用:8-羥基喹啉的芳香環與芳香族VOCs(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的苯環之間通過電子云重疊形成π-π堆積作用,尤其對甲苯、二甲苯等稠環芳烴的吸附具有高選擇性,可在混合VOCs體系中優先吸附芳香族組分;
靜電作用:離子液體的陽離子與陰離子形成的靜電場,可與極性VOCs分子的偶極子發生相互作用,增強對強極性VOCs(如丙酮、乙醛、乙醇)的吸附能力,偶極矩越大的VOCs,靜電作用越強,吸附效果越優;
疏水作用:離子液體的烷基鏈等疏水基團與非極性VOCs(如正己烷、環己烷)之間通過范德華力形成疏水作用,雖吸附強度弱于極性VOCs,但結合π-π堆積或靜電作用的協同,仍可實現對非極性VOCs的有效吸收。
二、8-羥基喹啉基離子液體對不同類型VOCs的吸收性能
8-HQ-ILs 的吸收性能具有明顯的VOCs類型依賴性,其吸附容量、選擇性與VOCs的分子極性、分子量、結構特征密切相關,不同類型VOCs的吸收表現如下:
1. 芳香族VOCs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苯乙烯)
芳香族VOCs是工業廢氣中常見的污染物,8-HQ-ILs對其具有優異的吸附性能,核心依賴 π-π 堆積與氫鍵作用的協同:
吸附容量:在25℃、1atm條件下,8-HQ-ILs對甲苯的吸附容量可達0.15~0.30 g/g(遠高于傳統離子液體如[BMIM][PF6]的0.08~0.12g/g),對二甲苯的吸附容量略高(0.18~0.35 g/g),這是因為二甲苯的苯環電子云密度更高,π-π堆積作用更強;
選擇性:在苯/甲苯/二甲苯混合體系中,8-HQ-ILs對二甲苯的選擇性系數(α 二甲苯/苯)可達2.5~3.5,對甲苯的選擇性系數(α甲苯/苯)為1.8~2.2,展現出對多環、烷基取代芳香族VOCs的優先吸附能力;
影響因素:8-羥基喹啉的芳香環取代基、離子液體陽離子的烷基鏈長度會影響 π-π 堆積強度,烷基鏈越長(如C6~C8),疏水作用增強,對芳香族VOCs的吸附容量略有提升,但選擇性會輕微下降。
2. 醇類VOCs(甲醇、乙醇、異丙醇、丁醇)
醇類VOCs具有強極性與氫鍵供體特性,與 8-HQ-ILs 的氫鍵作用顯著,吸附性能突出:
吸附容量:對乙醇的吸附容量可達 0.20~0.40 g/g(25℃、1atm),遠高于非功能化離子液體,其中對丁醇的吸附容量很高(0.35~0.45 g/g),這是因為隨著醇類分子量增加,疏水作用與范德華力協同增強,同時丁醇的-OH與8-HQ的-OH、吡啶N形成的氫鍵更穩定;
吸附動力學:吸附速率快,達到吸附平衡的時間僅需5~15分鐘,這是因為氫鍵作用的形成速度快于π-π堆積,且醇類VOCs與離子液體的相容性好,擴散阻力小;
溫度依賴性:吸附容量隨溫度升高而下降,符合放熱吸附的特征,在15~35℃范圍內,溫度每升高10℃,吸附容量下降10%~15%,因此低溫條件更有利于醇類VOCs的吸收。
3. 酯類與酮類VOCs(乙酸乙酯、丙酮、丁酮)
這類VOCs具有極性官能團(C=O),可與8-HQ-ILs形成氫鍵與靜電作用,吸附性能介于芳香族與醇類之間:
吸附容量:對乙酸乙酯的吸附容量為0.12~0.25g/g,對丙酮的吸附容量為0.10~0.20g/g(25℃、1atm),低于醇類但高于非極性VOCs;
選擇性:在乙酸乙酯/正己烷混合體系中,選擇性系數可達5.0~7.0,展現出對極性VOCs的高選擇性,這一特性使其適用于混合廢氣中極性VOCs的選擇性脫除;
結構影響:離子液體陽離子的取代基位阻會影響吸附效果,位阻越小(如甲基、乙基取代),8-羥基喹啉的活性位點越易與VOCs的C=O結合,吸附容量越高。
4. 鹵代烴VOCs(氯仿、四氯化碳、二氯甲烷)
鹵代烴VOCs的吸附依賴氫鍵與鹵鍵作用(8-羥基喹啉的N/O與鹵代烴的Cl形成鹵鍵),吸附性能因鹵代程度而異:
吸附容量:對氯仿的吸附容量為 0.14~0.28g/g,對四氯化碳的吸附容量為0.16~0.30g/g,高于二氯甲烷(0.08~0.15g/g),這是因為鹵代程度越高,鹵鍵作用越強;
鹵鍵作用:8-羥基喹啉的吡啶N與酚羥基O可作為鹵鍵受體,與鹵代烴的Cl原子形成穩定的鹵鍵(鍵能10~30kJ/mol),這一機制是鹵代烴吸附的核心,使其在含鹵VOCs廢氣處理中具有獨特優勢;
穩定性:吸附過程中無明顯分解,離子液體可重復使用,多次吸附-脫附后吸附容量僅下降 5%~10%,展現出良好的循環穩定性。
5. 非極性VOCs(正己烷、環己烷、庚烷)
非極性VOCs與8-HQ-ILs的相互作用以疏水作用與范德華力為主,吸附性能相對較弱:
吸附容量:對正己烷的吸附容量僅為0.05~0.10g/g(25℃、1 atm),遠低于極性VOCs,這是因為缺乏氫鍵、靜電等強相互作用;
改進策略:通過在離子液體陽離子中引入長鏈烷基(如 C10~C12)或氟代基團,增強疏水作用,可將吸附容量提升至0.08~0.15g/g,或與其他功能化離子液體復配,實現對極性與非極性VOCs的廣譜吸收。
三、影響吸收性能的關鍵因素
8-HQ-ILs的吸收性能受離子液體結構、VOCs特性及操作條件等多重因素調控,核心影響因素如下:
1. 離子液體結構設計
功能化位點:陽離子功能化的8-HQ-ILs對芳香族VOCs的選擇性更優,陰離子功能化的則對極性VOCs(如醇類、鹵代烴)的吸附容量更高,雙功能化(陽離子與陰離子均含8-HQ結構)可進一步提升吸附性能,但合成難度與成本增加;
烷基鏈長度:陽離子烷基鏈越長,疏水作用增強,對非極性與弱極性VOCs的吸附容量提升,但會導致離子液體黏度增大,VOCs擴散阻力增加,吸附速率下降,需平衡鏈長與流動性(通常優選 C4~C6 烷基鏈);
取代基修飾:在8-羥基喹啉的芳香環上引入供電子取代基(如-CH3、-OCH3),可增強π-π堆積與氫鍵作用,提升吸附容量;引入吸電子取代基(如-NO2、-Cl)則會削弱吸附作用,需根據VOCs類型選擇取代基。
2.VOCs的理化性質
極性與偶極矩:VOCs的偶極矩越大(如乙醇 μ=1.69 D、丙酮 μ=2.88 D),與 8-HQ-ILs 的氫鍵、靜電作用越強,吸附容量越高;非極性VOCs(如正己烷μ=0 D)吸附容量顯著較低;
分子量與分子結構:分子量適中(50~150g/mol)的VOCs吸附效果極優,分子量大的VOCs擴散阻力大,分子量小的則氫鍵作用弱;含苯環、C=O、-OH等官能團的VOCs更易與8-HQ-ILs形成特異性相互作用,吸附性能更優;
蒸氣壓:蒸氣壓越高的VOCs(如甲醛、甲烷),在氣相中的濃度梯度大,吸附速率快,但吸附容量受限于相互作用強度;蒸氣壓較低的VOCs(如苯乙烯、丁醇)吸附速率慢,但吸附容量更高。
3. 操作條件
溫度:吸附過程為放熱反應,低溫有利于吸附平衡向吸附方向移動,25~35℃是極佳吸附溫度范圍,溫度超過50℃后,吸附容量顯著下降;
壓力:壓力升高,VOCs的氣相濃度增加,吸附容量略有提升(壓力每升高0.1MPa,吸附容量提升5%~10%),但提升幅度有限,常壓下即可實現高效吸附;
氣體流速:流速過快會導致VOCs與離子液體接觸時間不足,吸附效率下降;流速過慢則處理量低,需根據實際應用場景優化流速(通常為0.1~0.5L/min)。
四、吸收性能的優化策略與應用潛力
1. 優化策略
結構改性:通過在8-HQ-ILs中引入雙功能基團(如同時引入8-羥基喹啉與胺基、羧基),增強與VOCs的多重相互作用,提升吸附容量與選擇性;例如,胺基修飾的8-HQ-ILs對酸性VOCs(如乙酸、甲醛)的吸附容量可提升30%~50%;
復配使用:將8-HQ-ILs與其他功能化離子液體(如咪唑類、吡啶類)或有機溶劑(如乙二醇、甘油)復配,兼顧對不同類型VOCs的吸附性能,實現廣譜吸收;例如,8-HQ-ILs與[BMIM][BF4] 按1:1復配后,對苯與甲醇的混合VOCs吸附容量均可達0.20g/g以上;
負載化處理:將8-HQ-ILs負載于多孔載體(如活性炭、分子篩、硅膠)表面,解決離子液體黏度大、傳質效率低的問題,提升吸附速率與處理量;負載后的復合材料吸附容量可達0.15~0.25g/g,且吸附-脫附循環穩定性更優;
脫附再生:采用加熱脫附(80~120℃)、減壓脫附或惰性氣體吹掃脫附,可實現8-HQ-ILs 的再生,再生次數可達5~10次,吸附容量保留率≥90%,降低運行成本。
2. 應用潛力
工業廢氣處理:適用于化工、制藥、涂裝、印刷等行業產生的VOCs廢氣(如甲苯、乙醇、乙酸乙酯、氯仿等),可單獨作為吸收劑或與吸附、催化燃燒等技術聯用,實現VOCs的高效脫除;
室內空氣凈化:對室內揮發性污染物(如甲醛、苯、甲苯)具有高選擇性吸附能力,可制備成吸附材料用于空氣凈化器、活性炭包等產品,改善室內空氣質量;
溶劑回收:利用其對特定VOCs的高選擇性,可用于工業生產中溶劑的回收再利用(如制藥行業的乙醇回收、化工行業的甲苯回收),降低資源浪費與環境風險。
五、局限性與未來發展方向
1. 局限性
合成成本高:8-HQ-ILs的功能化合成步驟復雜,原料價格昂貴,大規模應用受限;
黏度較大:純離子液體黏度高(25℃時通常為500~2000mPa・s),導致VOCs傳質效率低,吸附速率有待提升;
非極性VOCs吸附不足:對正己烷、環己烷等非極性VOCs的吸附容量較低,難以滿足混合VOCs的全面處理需求。
2. 未來方向
低成本合成:開發簡單高效的合成工藝,選用廉價原料,降低8-HQ-ILs的生產成本;
低黏度設計:通過引入短鏈烷基、氟代基團或與低黏度溶劑復配,降低離子液體黏度,提升傳質效率;
多功能化改性:設計同時含8-羥基喹啉與疏水、親水性基團的離子液體,實現對極性與非極性VOCs的廣譜高效吸附;
工業應用驗證:開展中試與工業試驗,驗證8-HQ-ILs在實際工業廢氣處理中的性能與穩定性,推動其產業化應用。
8-羥基喹啉基離子液體憑借其官能團與VOCs之間的氫鍵、π-π堆積、靜電、鹵鍵等多重相互作用,對芳香族、醇類、酯類、鹵代烴等VOCs具有優異的吸附容量與選擇性,尤其在極性與芳香族VOCs的脫除中展現出獨特優勢,其吸收性能受離子液體結構、VOCs理化性質及操作條件的綜合影響,通過結構改性、復配、負載化等優化策略,可進一步提升吸附效率與實用性。盡管目前存在合成成本高、黏度大等局限性,但隨著功能化離子液體合成技術與應用工藝的發展,8-HQ-ILs有望成為工業VOCs廢氣處理、室內空氣凈化等領域的高效吸收材料,為環保治理提供新的技術路徑。
本文來源于黃驊市信諾立興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autoadvert.cn/

ronnie@sinocoalchem.com
15733787306









